張老師
熟悉國內藝考和國外的藝術留學環境,10年教育行業工作經驗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本需要校考的眾多院校、眾多專業被迫取消,改為以統考成績初選,或干脆承認其專業統考成績,有的甚至直接轉為普通本科批次,按高考文化課成績由高到低錄取。
比如北京電影學院調整后的方案:
戲劇影視文學劇作、創意策劃、動漫策劃三個專業,從報名考生中錄取,要求文化課達到本省文、理本一線95%后,按文化成績和本一線比值從高到低錄取;
聲音學院的藝術與科技專業、視聽傳媒學院的影視技術專業更是按100%,按文化成績和本一線比值從高到低錄取;
跟北京電影學院一樣,眾多名校包括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等等,都大 幅提高了文化成績的要求。
中央美術學院的建筑學專業,使用各省美術與設計類聯考成績,聯考合格的考生將按照2020年高考文化課相對成績排序錄取;
上海戲劇學院的戲劇影視文學、戲劇教育、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攝影與制作等4個專業采用高考文化課成績直接錄取;
中國戲曲學院更是將戲劇影視文學、藝術管理專業納入普通本科一批或合并批次的普通本科批招生。
如此多的院校如此大幅度提高文化成績的要求,既是疫情下的無奈之舉,更是2018年底教育部藝考新政提高文化成績要求的落實與強化。
2021年,這一趨勢有可能還將繼續保持。
1月10日至11日,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在這次會上,教育部要求美育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標”的通知,備受世人關注。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上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杠杠,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
他表示,為加強美育,2020年要在改條件、改教學、改評價上攻堅。要持續推進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總結地方將藝術科目納入中考的經驗做法,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讓“軟任務”成為“硬指標”。
這也就意味著,以往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
事實上,近幾年來國家一直在推動美育成為剛需的工作。
2014年,《教育部 國家民委 公安部 國家體育總局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就明確規定藝術特長加分政策;
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辦法》《中小學校藝術教育發展年度報告辦法》文件,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隨后,這些政策在各省落地實施;
2017年,人民日報明確指出“美育是一種剛需”;
2019年4月,教育部出臺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如今,教育部要求美育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標”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在今年的兩會上提出,加強社區美育建設,讓社區美育成為打通社會美育“最后一公里”的工具。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影視演員張凱麗在兩會上指出,應推進朗誦藝術普及,深入推進“朗誦進校園”、 廣泛開展“朗誦進萬家”等等活動,以發揮好藝術的社會化功能。
所有的這一切,無疑會直接助推藝考持續走熱。
為什么藝考越來越難,報考的人數卻越來越多?這背后有其自身的邏輯。
一是藝考要求的文化成績相對較低。
盡管近年來,藝考的文化成績要求一再提高,但從分數來講,藝考專業的文化成績整體要比普通高考生要低20%-30%。
二是藝術夢想。
青春是夢想的最好年華,在文化藝術異常繁榮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著追星等藝術夢想。
三是隨著物質文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藝術素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00后都有一定的藝術基礎。00后的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藝術才能的培養,每一位00后從小都會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久而久之這些孩子都擁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長,而藝考則是能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來考取一所好的大學。而00后龐大的基數讓“藝考熱”成為了必然。
畢竟,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再只追求基本的物質需求,美育在一定程度上確確實實正在成為剛需。
除了文化成績要求進一步提高,藝考難度進一步加大,藝考熱繼續走外,2021年及以后的藝考很可能還會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藝術校考多調整到線上進行,盡管在考生中引起較大爭議,但線上藝考不僅沒有取消,甚至還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新就指出,今年的線上藝考看似臨時之舉、無奈之舉,可實際上是符合高校藝術考試改革大趨勢的。
他認為,每年全國100多萬藝考生奔波于各地,造成大規模集中的人員流動和聚集,給每個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家長學生怨天尤人,卻又毫無辦法。
藝考改為線上進行后,在他看來好處多多。
第一大好處,是能大大減輕考生東南西北趕考的奔波折騰,減輕考生家庭的經濟壓力;
第二大好處,是把節省的時間用于文化課及專業課的學習,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藝考生的基本文化素養和藝術素養;
第三大好處,有利于進一步增強藝術考試的公平性。
最后,還能逼迫學校采用現代化技術來開展初選,為未來新的藝術教育提供了新的學習空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眾多擬采取現場考核的院校,將校考安排在高考結束后、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
先高考后校考,這是有國內藝考史的第一次,但,這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2021級和以后的藝考生都要做好高考后校考的準備。
盡管高考后再校考可能出現諸如校考備考時間很緊、各院校校考時間可能撞車、改卷時間很緊導致閱卷不嚴謹等諸多問題。但其優勢仍很明顯,也符合近年來藝考改革的精神。
一是利于藝考生提高文化學習。
先校考再高考,藝考生們就會疲于奔波,導致文化課復習的時間太短,不利于文化成績的提升,與教育部提高文化成績的要求相悖。高考后再校考就完全避免了這個問題。
二是利于招錄真正的“文”、“藝”雙優生。
先高考后校考,考生可以按自己預估的成績,進行校考院校的選擇,從而整體降低校考人數,但同時讓參加同一院校校考的藝考生更精準,競爭更激烈,利于招到文藝皆優的雙優生。
三是利于藝考生提高校考效率、減少時間、精力及財物的浪費。
以前,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藝考生都會盡可能地多報幾所院校的校考,少則幾所多則達一二十所,以至于在校考期間疲于奔命。
高考后再校考,由于校考時間的壓縮、校考院校考試出現時間沖撞的等情況,逼迫考生只能選擇最心儀的院校報考,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校考效率,減少了時間、精力及財物的巨大浪費。
綜上所述,我們相信,隨著藝考改革措施的進一步落實,2021年及以后的藝考必然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趨勢。
不過,提醒藝考生,不管怎么變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只是自己“文”“藝”皆優,哪管它洪水滔天,我們也無所畏懼。
最后,祝所有藝考生們都考上自己滿意的院校!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在線咨詢
微信咨詢
電話咨詢
藝考官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