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文化產業不斷增值,審美力正在成為一支重要生產力。越來越多海龜藝術生,他們的就業前景變得越發明朗、多元化。
01
2030年,將有1億中國人重新就業?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發布的就業預測相關報告中稱,隨著科技的進步,2030年全球大概有3.75億人口將面臨重新就業,其中中國占一億。
而數據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在創意人員(藝術家、設計師、娛樂業從業者、媒體工作者)大類中,中國崗位需求將增長85%。
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徹底取代部分人類工種,但它也會制造出足夠多全新的就業機會。大多數情況下,工作不是消失了,而是轉變為新的形式。
一方面,國貨品牌迅速崛起,全民的審美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一部分人已經充分意識到,對于美學體驗的需求在史無前例地增大,各行各業都需要美學的包裝與凸顯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同時針對產品還需進行有趣的創意化傳播,而這無疑,給了藝術生巨大的就業前景。
另一方面,當代人的個人生活方式,正朝電子化、虛擬化、人工智能化的方向邁進。這意味著人機交互、新媒介藝術等方向的藝術創意型人才,也在被越來越看好與需要。
02
技術迅速發展,藝術人才如何再度升級?
在面對教育發展和競爭就業不斷“內卷”的時代,藝術留學成為了眾多追求藝術夢想學子的賽道,即使在疫情特殊環境下,還有眾多學生有出國留學計劃。
藝術留學已然是大勢所趨。而出現此種趨勢,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國外頂尖藝術院校,不僅為學生頒發了世界認可的文憑,更為學生們提供了優質的藝術教育質量、環境與資源。
而藝術專業的學生,還需要無邊界學習其他人工智能、大數據、創意思維等跨學科、跨領域知識,這充分證明藝術相關領域,已越來越寬廣、接地氣、有前景。
除此以外,通過藝術留學,學生可以感受到國際大舞臺的魅力,開闊眼界;更重要的是藝術留學培養出來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美學發展的創造力,這是新時代眾多單位、公司、大廠所渴望得到的人才。他們所能創作的絕不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線復制品,而是能夠引領行業標桿的藝術作品。
03
那些選擇藝術留學的人,現在都怎么樣了?
在傳統觀念中,學習藝術專業=成為藝術家=就業難。但在跟蹤數據來看,通常只有10%的藝術生,才會成為傳統意義上的“純藝術家”。
剩下的90%藝術生中,約20%留任高校或國際學校,20%直接創業,而剩下的50%,都在畢業后進入了大廠與大型企業及機構,擁有可觀的收入與明晰的事業規劃。
國內的互聯網大廠、媒體公司,已經有著對傳媒影視、視覺傳達、動畫游戲設計、音樂制作方向人才的大量需求,并且優先招收留學生。
大部分選擇藝術留學生的最終去向,都是前往諸如阿里、騰訊等超級公司,或者在高校任職,贏在畢業的起跑線。在大廠,一份包含實習及項目合作經歷的履歷,起跳薪資可以達到18k。
除此以外,其他藝術相關專業包括時尚管理、服裝設計等,也在領域內發揮著巨大的價值,薪資待遇都十分優渥。
或許,現在的我們的確需要打破“成績不好才選擇藝術道路”的舊思想。經歷過藝術留學的人們不僅拿著令人羨慕的高薪,更是在人工智能的擠壓下突出重圍,靠獨到的智慧、人格魅力、社交方式包裝與傳播自身作品,輸出文化、獲取價值。
當然,如果你想要踏入藝術留學這道門,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接受專業指導。南京傳媒學院國際學院深耕藝術留學領域,是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簽署雙向協議的戰略合作伙伴,并聯合多所海外頂尖傳媒藝術名校,開展國內階段2年+國外階段2/3年的升學模式。學生在我校國際學院全日制學習前2年出國留學預備課程后,直升入與我校建立校際合作關系的海外大學續讀本科后續課程。全部學分修讀完畢后,學生將獲得海外大學本科文憑,并可選擇攻讀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