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四川省教育廳邀請,9月8日至14日,我校音樂舞蹈學院院長奪科教授、孫志福老師及各學院選拔的10名同學,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朱世宏一行赴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參加紀念“海洋”全俄兒童中心成立35周年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系列活動。9月24日上午,學生記者對孫志福老師進行了采訪。
學生記者:孫老師,您好!您能介紹一下我校師生參與此次活動的背景嗎?
孫老師:今年是全俄“海洋”兒童中心成立35周年,也是該中心接待2008年汶川地震災區兒童10周年。根據中央及四川省委領導的批示,按照外交部、教育部的工作部署,選派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青少年赴俄交流團,于今年9月赴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兒童中心參加接待汶川地震災區兒童10周年紀念儀式。按照省教育廳的要求,我校從12個學院選拔了10名來自汶川地震災區的在校大學生,與曾赴俄療養的35名四川優秀青年組成代表團赴俄羅斯符拉迪奧斯托克參加紀念活動。
學生記者:那這幾天的行程大致是怎樣的,我校師生具體都參加了哪些活動?
孫老師:我們于9月3日至7日在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對全團學生進行相關培訓,奪科院長作為藝術組組長與我一起對全團舞蹈與合唱進行編排和演練。9月8日全團由成都飛往北京轉機抵達符拉迪沃斯托克市,9月9日晚在“海洋”全俄兒童中心舉辦中俄教師見面晚會。我們與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副廳長彭翊共同參與見面會,并以一曲熱情歡快的《羌族敬酒歌》,表達我校師生的喜悅和感激之情。隨后我們在奪科院長的帶領下,中方青年表演了獨具民族特色的藏羌鍋莊和舞蹈,并邀請俄方教師一起加入互動,為見面會營造出了一種“天下一家”的溫馨氛圍,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9月12日,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一起訪問“海洋”全俄兒童中心,并共同出席“情同手足、愛如海洋‘海洋’全俄兒童中心接待汶川地震災區兒童10周年紀念儀式”。在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俄兩國元首分別發表講話。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強調,“中俄人民間的大愛已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并寄語我國青年要“以無限的愛回報俄羅斯人民,回報自己的祖國,做國家的棟梁和中俄友誼的傳播者”。在演出結束后,習近平主席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同兩國青少年代表親切交談,雙方高度評價中俄人民的深情厚誼,并勉勵大家要爭做兩國人民友誼的使者,為發展兩國友誼貢獻力量。
學生記者:活動期間,有沒有什么感觸深刻的事,能否分享一下?
孫老師:9月12日演出那天,我指揮中國青少年代表與俄羅斯教職工代表共同合唱歌曲《感恩的心》。在舞臺的璀璨燈光下,我發現經過十年時間,自己已逐漸走出地震帶來的傷痛,但表演的那時那刻,我感到我們那顆滿懷感恩的心卻依然在激烈的跳動,同時,我也感到我們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憧憬和期許。
學生記者:作為地處“5.12”汶川大地震震中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此行您有何感受與收獲?
孫老師:面對十載光陰,我有很多話深藏于心。作為教育工作者,看著學校十年來的變化,內心非常激動,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我校作為民族地區高校,我認為一定要將學校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經歷的一切,作為愛國主義教育教材,來激勵師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生活,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相信自己會以更好的面貌和狀態面對未來,我將更好地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在未來教育工作中努力為祖國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用行動回報我熱愛的祖國和人民!
此次活動提升了我校在全國高校中的影響力,對進一步加深中俄友誼具有重大意義。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中俄友好的未來,是世界的未來。兩國青少年加強交流,互鑒共進、齊心協力,有利于做中俄友好事業的接班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學生記者:毛國帥 鐘晨陽 魏榆林 李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