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所參照
關注:3527人
專業: 編導, 表演, 播音主持, 美術
地址: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島科技園洋湖大道特6號
有人冒充QQ熟人借錢如何辨別?網絡購物如何識別詐騙網站?哪些微信紅包里暗藏陷阱?9月18日下午,武漢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涉網案件偵辦專家張斌,在我校小禮堂開展網絡安全知識講座,為師生們講解常見網絡詐騙套路及防范措施,全場座無虛席。
張斌為我校師生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劉恒 攝
9月17日至9月23日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此次講座系武漢市網信辦主辦的網絡安全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一。主講人張斌一直從事涉網絡案件偵察工作,先后破獲一大批重特大涉網案件。連續兩年參與武漢市公安局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專班工作,平均年警情接待量3900余件,辦案經驗豐富。
志愿者向師生發放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宣傳冊。劉恒 攝
講座中,張斌向師生們詳細介紹了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段。如冒充公檢法詐騙,騙子以銀行卡欠費、法院傳票等為由,稱事主涉嫌洗錢、涉黑等犯罪,要求受害者向指定的“安全賬戶”中轉賬。QQ、微信詐騙中,騙子編造各種借口向其他QQ好友借錢,或通過轉賬方式騙錢,或冒充老板要求下屬轉賬。此外還有代辦信用卡詐騙、“網絡購物”網站詐騙、網絡中獎詐騙、山寨網站詐騙、微信紅包詐騙等五花八門的手段。
“2018年上半年武漢絡詐騙24260例,其中虛假兼職詐騙是數量最多的類型,占比15.7%;其次是金融理財、虛假購物、虛擬商品、網游交易。”張斌說,實施詐騙的唯一目的就是騙取錢財,所以任何先要錢再辦事的情況都不相信、不轉賬。
隨后,張斌針對不同詐騙手段分別講解了鑒別方式和應對策略。以“網絡購物”網站詐騙為例,他建議廣大師生在購物時要先看清賣家人品信譽,不要輕易點開未經核實的網絡鏈接;購物時注意對比市場價格,警惕嚴重低于市價的商品;此外,要堅持使用靠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等。
張斌表示,網絡詐騙在大學生群體中時有發生,因此要加強大學生防騙意識,讓他們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學會辨別和防范網絡詐騙,做到安全上網,文明上網。同時,張斌鼓勵我校師生們積極傳播有益信息,在校園內普及《網絡安全法》。
TOP